渦街流量計的測量范圍受 ** 管徑大小、介質類型(液體 / 氣體 / 蒸汽)、流體狀態(溫度、壓力、密度)** 等因素影響,以下是詳細解析:
一、核心測量范圍參數
1. 流量范圍(體積流量)
| 管徑(DN) |
液體流量范圍(\(m^3/h\)) |
氣體流量范圍(\(m^3/h\)) |
蒸汽流量范圍(\(kg/h\)) |
| DN25 |
0.6~6 |
3~30 |
200~2000 |
| DN50 |
2.5~25 |
12~120 |
800~8000 |
| DN100 |
10~100 |
50~500 |
3000~30000 |
| DN200 |
40~400 |
200~2000 |
12000~120000 |
| DN300 |
90~900 |
450~4500 |
27000~270000 |
注:蒸汽流量以飽和蒸汽(密度≈6 kg/m3)為例,實際需根據壓力溫度修正密度。
2. 溫度與壓力范圍
- 普通型:
- 溫度:-40℃~250℃(液體)、-40℃~150℃(氣體)
- 壓力:≤1.6 MPa(常規工況)
- 高溫高壓型:
- 溫度:≤450℃(蒸汽)、壓力:≤6.4 MPa(需特殊材質)
二、影響測量范圍的關鍵因素
1. 雷諾數(Re)限制
- 渦街流量計基于卡門渦街原理,僅適用于高雷諾數(Re>2×10?)的湍流狀態。
- 下限限制:流速過低(Re<界限值)時,漩渦脫落不穩定,測量誤差增大。
- 液體:通常對應雷諾數 Re ≥ 2×10?(如 DN100 水流量≥10 m3/h 時,Re≈8×10?)。
- 氣體:因密度低,需更高流速才能達到臨界雷諾數(如 DN100 空氣流量≥50 m3/h 時,Re≈2×10?)。
2. 介質特性
- 粘度:高粘度液體(如重油)需更高流速才能形成穩定漩渦,導致測量下限上移。
- 密度:氣體 / 蒸汽密度隨溫度壓力變化顯著,需通過溫壓補償擴展測量范圍(如搭配壓力變送器 + 溫度傳感器修正密度)。
3. 管道條件
- 上游直管段要求:≥15D(前)+5D(后),否則流速分布不均會影響漩渦穩定性,壓縮有效測量范圍。
三、擴展測量范圍的方法
- 溫壓補償技術:
- 對氣體 / 蒸汽,通過實時測量溫度、壓力計算密度,將工況流量轉換為標準流量(如標況下的 Nm3/h),擴大量程比(通常從 10:1 提升至 15:1)。
- 雙頻渦街傳感器:
- 采用高低頻雙探頭,同時覆蓋低流速和高流速區域,可將液體測量下限降低至 0.3 m/s。
- 小口徑特殊設計:
- 對 DN15~DN25 小管徑,優化漩渦發生體結構,適配低流量場景(如實驗室微小流量測量)。
四、選型注意事項
- 優先場景:
- 清潔流體(如水、空氣、蒸汽、輕質油),不適用于高粘度、含顆粒或易凝結介質。
- 避免超限:
- 液體流速≤7 m/s(防止空化);氣體流速≤50 m/s(防止聲速限制)。
- 精度與量程比:
- 常規量程比 10:1,精度 ±1.0%~±1.5% FS;溫壓補償后精度可達 ±1.0% R。
五、典型應用場景
- 液體:水計量、冷卻循環系統、化工溶劑輸送(如甲醇、乙醇)。
- 氣體:壓縮空氣、天然氣、工業廢氣流量監測。
- 蒸汽:熱電廠蒸汽計量、食品行業蒸汽管道測控。
總結:渦街流量計的測量范圍需結合管徑、介質狀態綜合確定,實際選型時建議提供詳細工況參數(如介質名稱、溫度、壓力、管徑、流量范圍),由廠家通過計算軟件生成定制化方案,以確保測量精度和穩定性。